日本文化

你知道為何日本有「前後輩文化」嗎?

sempai and kohai

想必許多人應該都聽聞或經歷過日本的「先輩・後輩」文化。這和公司裡「主管・員工」 上下關係又不太一樣,讓人不免對此不成文的習俗感到困惑。

既然我們身在日本, 就來好好認識一下造成日本前後輩文化的背景和環境。讓你今後與日本人溝通上會更加圓滑。

日本所謂的前輩・後輩是?

sempai and kohai

我想大家就算生活還沒遇過, 但對於日劇中常出現的「先輩!(前輩)」一詞應該很有印象吧! 是否好奇這一詞到底包含了什麼涵義, 而實際運用在生活上又是如何呢?

前輩・後輩的文化背景

日本的前後輩文化背景據說是源自中國的儒家思想。儒家講的「五倫」提倡人應該遵守的五種道義。

  • 父子有親(ふしんのしん):父與子之間自然而生的親情
  • 君臣有義(くんしんのぎ):主君和臣下有著君仁臣忠的關係
  • 夫婦有別(ふうふのべつ):夫婦分工各司其職
  • 長幼有序(ちょうようのじょ):兄弟姐妹間友好相處
  • 朋友有信(ほうゆうのしん):與友人之間應有信任關係

前後輩文化主要是沿襲 「長幼有序」的中心思想。其中重點不僅是需要尊敬年長者, 而年長者也需要關照年幼者, 這樣才能維持兩者間良好的關係。

依年齡而分

最常見以年齡而分的前後輩文化, 就是日本學校的社團活動了。

在日本學校裡, 社團活動統稱「部活」。部活的前後輩關係通常是日本人最早面臨的上下關係。這種關係即便是從學校畢業後也會一直延續下去, 隨著年齡增長也會理解到這將是一生中無可避免的關係之一。

此外不局限於部活, 只要是相同學校出身的, 也能稱得上是前後輩關係。在政界或商界裡, 也常會有拉攏同個大學出身的人, 產生派系之分等情形。

依工作資歷而分

除了年紀之外, 前後輩的身分也能取決於工作資歷。

例如說比較早進公司的人則是前輩, 較晚進入公司的人則為後輩。這與年齡無關,主要是看工作經驗的長短而分。

但年齡也佔有部分程度的影響,像是工作上雖然是前輩但若後輩的年齡稍長時, 使用敬語或較為尊敬的態度來對應較為合適。

即使像在主管和下屬這種明顯的關係中, 也可能看到這種情況。比較年輕的主管對待比自己年紀稍大的下屬時,可能也會使用敬語來溝通等。

有時上下關係仍存在曖昧不明的情況, 簡單來說前/後輩大概是偏向以下這樣的概念:

年紀的前/後輩 > 工作的前/後輩 > 主管・下屬關係

當然並非所有日本人都像上述的這樣。還是會有個人差, 有的人雖知道自己年紀較大且資歷較久,但仍重視主管和下屬的階級觀念。或是有些人不論對任何人都會以敬語或較為禮貌的方式來應對。

身為外國人的我們,可參考以上的大方向, 再一邊觀察周遭氛圍等做出符合時宜的對應就可以了。

前輩的職責

sempai

接下來介紹當成為前輩時, 需要盡到那些責任和如何扮演好此角色。

指導和教育後輩

前輩的職責就是在於教導與培育後輩, 像在部活時就必須說明社團規則和慣例,出了社會就是教導職場上的規則以及如何進行工作。

因初次加入部活或踏入職場時, 肯定是處於懵懂的狀態。如果此時有指導你的前輩存在, 會讓人感到安心並十分感激, 對前輩的尊敬之心也會油然而生。

目前的日本職場中, 因有每年定期招募一批同時入社的社會新鮮人制度, 所以如果藉此進入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裡, 就會有前年入社的前輩。因年齡和年資較為相近, 有這樣的前輩存在反而會更加安心, 且當身為前輩在教導新人時, 對自身也是一種成長。

而社會新鮮人的同時採用入社制度是日本特有的文化, 也可讓前後輩文化更加深植人心。

關照後輩

這裡提到的照顧和關懷主要講求的是個人私底下的層面。除了傾聽工作上的問題、提供諮詢和建議是前輩職責所在,經濟援助和照顧生活也算其中一部份。

經濟援助和照顧生活或許聽起來有點誇張, 實際上最常看到的是像「請客」這樣一個動作 。

前後輩一起去吃飯時, 「由前輩請客」的想法在日本是有的。不過也不是說一定要請所有人, 但身為前輩應做好心理準備或有所認知。

這種情況在演藝圈和運動界更甚。有藝人曾在電視上講述為了後輩花大錢請客的故事。而運動選手無論年收差異, 年長的運動員就得為年輕的運動員買單,而藝人則是不分年齡或名氣,只要是演藝資歷較長的則為前輩。

也許是受到電視的影響, 這種不成文規定也衍生出前輩需要在生活上多關懷後輩的文化。

後輩的職責

kohai

然而身為後輩, 也有應該盡的職責, ㄧ起來看看有那些吧!

  • 為前輩分擔解憂
  • 適時回饋給前輩
  • 傳承前輩的精神

以上都是基於對前輩尊敬之情而產生的舉動。

為前輩分擔解憂

因受到前輩在工作上的指導、教育或者是金錢方面的幫忙, 雖無法馬上返還, 但透過一些替對方著想的舉動也可幫到前輩。在職場上可作為前輩的左右手, 私底下可以代替前輩開車等, 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 盡量為前輩分擔辛勞。

適時回饋給前輩

像剛剛所說的, 在幫前輩分擔辛勞的同時自身可能也會跟著成長, 你的付出或許將來在工作或私人關係上會有所回報。

而在日本有句話與報恩意思相近,叫做「仁義を通す」。仁義源於儒家思想,其中「仁」是指關愛,「 義 」 則是指人應該遵循的一種方式。故從前輩那裡受到好處後作為回報也是一種 「前輩施予關懷、後輩遵循道義 」 的行為。

傳承前輩的精神

實際上,前輩對於後輩的最大期待無非就是希望後輩能把他所給予的教誨傳承下去。

當後輩也擁有自己的後輩時, 能展現前輩姿態來協助新人, 這樣前後輩文化才得以傳承, 演變成現今日本根深蒂固的文化。

或許外國人還是不太能理解前後輩文化。但只需要了解這是一種繼續傳承善意的精神,不光是表面的階級關係和金錢往來,這與重視禮節的日本人培養下一代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結 論

「前輩・後輩」文化與日本人的民族性息息相關。 正因日本是欠缺外來移民的島國, 更強調內部的團結性,造就了日本人獨特的民族性。

不妨觀察一下你身處的前後輩環境, 也許會重新認識或發現到一些有趣的地方。無論如何, 在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和想法後, 希望每個人今後與日本人的溝通上都會變得更加順利。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